宝威新闻中心
2015年的这则新闻报道有没有让你思绪万千丨闵行情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十三季,我们邀请了闵行区浦江二小的青少年来诵读《艺心艺意》。今天,你将听到的是《闵行的沪剧“民星”》(选自2015年11月17日出版的《东方城乡报》)。
2015上海市民文化节中华戏曲演唱大赛暨第二届上海浦江沪剧节“乡音和曲”沪剧演唱大赛颁奖展演,在闵行区浦江镇影剧院举行,40支沪剧大赛的获奖团队与沪剧名家齐聚一堂,共同展现沪剧艺术的独特魅力,令浦江戏迷一饱眼福。
晚上7点,“乡音和曲”沪剧演唱大赛颁奖展演在浦江镇影剧院拉开帷幕。随着得奖团队一一登台亮相,主办方还精心制作了三段小短片穿插其间。短片全方位展现本届沪剧节大赛的特点,并将前期筹备、预热、海选、初赛、复赛、决赛等各赛事环节一一重现,同时,充分挖掘沪剧沙龙中的生动素材以及民间沪剧小戏创作者,讲述与团队一起创作、排练原创沪剧小戏的故事。作为海派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沪剧也正在传承与发展中不断焕发青春与活力。
由闵行区政府主办,闵行区文广局、市戏剧家协会、浦江镇政府等单位承办的第二届上海浦江沪剧节“乡音和曲”沪剧演唱大赛,是在2013年“我是明星”沪剧电视大赛和2014年首届上海浦江沪剧节的成功举办基础上, 通过沪剧培训、展演以及比赛等一系列围绕沪剧传承发展活动逐步展开的。活动面向沪上各年龄层的沪剧爱好者,自6月启动以来,通过层层选拔,在9月初筛选出59支参赛队伍,再经四天的决赛,40支优秀的民间沪剧团队脱颖而出。
为进一步提高沪剧爱好者的演唱水平,吸引更多喜爱沪剧的市民参与,推动沪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本届沪剧节发挥资源优势,用足用好各种平台,参加区域内沪剧爱好者培训学习,从2015年起交由闵行区各街镇、工业区文体中心自行点击选择,学习沪剧的常用曲调和基本唱段。到9月份开展骨干培训,为帮助进入沪剧大赛决赛的选手提高水平作进一步指导。
为使沪剧艺术后继有人,薪火相传,在浦江三小开设少儿沪剧表演班,聘请富有教学经验的沪剧教师进行授课。2015年7月邀请多名沪剧表演艺术家和沪剧演员分别在浦江镇和新虹街道开设专题讲座。通过讲解和示范,让沪剧爱好者了解沪剧的发展历程、流派特点和表现形式,同时利用“高雅艺术进社区”这一资源,结合市、区两级专业院团和本区优秀沪剧团队,分别在浦江镇和新虹街道举行“沪剧演出季”活动,为老百姓送上喜闻乐见的文化大餐。
闵行区文广局切实从市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出发,依托该区群众中浓厚的沪剧情结,从2013年起的“我是明星”沪剧电视大赛到2014年的首届上海浦江沪剧节,再到2015年第二届上海浦江沪剧节“乡音和曲”沪剧演唱大赛, 将“浦江沪剧节”这一品牌打造成为沪上“百姓戏、百姓编,百姓演给百姓看”的优质土壤,集聚百姓创意,让经典沪剧走进年轻一代,让原创作品得以获得扶持。本届沪剧大赛决赛中的原创沪剧小戏《邻里情深》与《春花飘香·兄妹相认》等,都让人看到原创优秀作品的魅力。
近年来,在闵行戏迷与沪剧名家的共同努力下,民间“高手”不断涌现,经对传统沪剧折子戏钻研开发探索,还创作出了不少优秀的作品。2015年,由闵行区新虹沪剧团原创的沪剧《板桥霜》,内容贴近百姓,情感打动百姓,受到了各方好评。
如何让年轻人对沪剧产生兴趣?怎样让古老的戏曲艺术与知识获得推广?传统戏曲在现代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这固然离不开名家的魅力、优美古老的唱词唱段,更重要的还需通过各种渠道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普及。本次沪剧节为此在决赛上专门增加了基础知识测试,每支参赛队伍推选一名演员进行现场回答。词牌从何而来,唱词究竟何意?新增问答环节让更多的人了解沪剧文化,传承沪剧艺术。
2023年5月起,闵行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闵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将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艺心艺意》是“发现闵行之美”文史丛书“民艺乡俗”辑的组成部分,其主要讲述了流传至今,或渐渐消逝的民间艺术。它们多流传于市郊,在乡镇村宅间互通,带着独特的民间审美和亲切的本土乡音,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渐行渐远。该书的出版,就是希望能成为这些民间艺术曾经存在的佐证,做到有源可溯,有根可循。
2024年5月起,第十三季正式开启,每个工作日的21:30,我们不听不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