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威新闻中心
上海财经大学马文杰:长三角地区银行业绿色金融成效显著
6月1日,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院长马文杰在“2024第十二届SIIFC国际研讨会”上深入分析了长三角地区
“机构在推动我国绿色信贷发展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马文杰说,绿色信贷在我国的发展规模极为庞大。自2018年的8.2万亿元,至2023年已突破30万亿元,其增长速度极为迅猛。在债券市场,绿色债券的增长同样迅速,其规模已位居全球之首。截至2023年末,贴标绿色债券的规模已达到1.88万亿元。
具体到长三角地区业,马文杰表示,绿色金融成效显著。例如,战略规划方面,93%的银行已制定绿色金融战略规划,显示出高度重视与执行力;组织架构方面,82%的银行设有专门的绿色金融委员会或部门,85%制定了监督检查及奖惩机制,确保绿色发展质量;绿色运营方面,84%的银行采取至少一项绿色运营举措;绿色数字金融方面,数字技术应用率已经达到100%;战略管理方面,94%的银行已开展绿色信贷业务。
聚焦各地特色产业,马文杰介绍,上海主要利用国际金融中心自身优势,通过在沪外金融机构促进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持续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和多元化、综合化服务;江苏省则立足地方产业特色,聚焦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如EOD项目、气候投融资、生物多样性贷款等;浙江省积极投身ESG评价、排污权抵押贷款等方面的创新;安徽省则更侧重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和绿色金融在生态保护中的应用。
马文杰指出,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长三角地区银行业在绿色金融领域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绿色标准及监管口径不统一、标准更新滞后且细化程度不足,信息披露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金融财政支持力度不够,转型金融目录需要进一步细化等。
为应对以上挑战,马文杰建议,一是健全绿色标准体系和统计方式,进一步推进碳账户的开发和使用,助力碳金融的发展。进一步提升碳交易市场流动性,激发金融机构开展碳金融的潜力。
二是强化绿色信息披露机制。探索建立协调统一的绿色金融ESG信息披露标准,提升信息披露覆盖范围,助力提升全行业各领域ESG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和强制性,严厉打击“漂绿”行为,优化绿色投资生态。
三是优化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健全绿色金融财政支持政策,综合研究扩大绿色金融奖补规模、简化绿色金融奖补规则、提升奖补政策行政审批效率。
四是提升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及服务能级,努力提升绿色直接金融的比例。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创新,进一步丰富绿色金融产品。
五是加强绿色金融区域协作和国际合作。在标准互认、市场共建、资源互享,服务协调等方面,加强国际高标准规范合作,持续推动长三角绿色金融发展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