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威新闻中心
全球资产配置新视野 2024中国财富管理服务报告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财富也显著提升。据瑞银发布的《2023年全球财富报告》,中国财富中位数从2000年的3155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30696美元,22年间增加了超8倍。未来,中国在财富规模方面有望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到2027年,预计中国家庭财富将达128万亿美元。届时,中国内地的百万富翁人数将增加112%,达到1320万。
随着居民财富水平的稳步增长,中国财富管理的发展势头蓬勃向上。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规模不断壮大、理财产品、行业结构更加多元,同时财富管理行业规范也在不断走向成熟。
当前,我国财富管理业正加速变革,以房地产为核心的家庭资产配置结构正在解构,大额资金找寻新去处,叠加近年来我国利率持续下降,金融资产收益率面临考验等现实情况,投资者急需更为专业的全球资产配置建议。
同时,全球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大,货币政策正在进入转换期等,也使得全球资产配置的难度提升,考验着金融机构的专业度。
如何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如何为日益走向共同富裕的中国家庭提供更为优质的全球资产配置服务?成为金融机构的财富管理破局之道。
近年来,我国不断鼓励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发展,同时,推进跨境理财服务,开启了我国财富管理服务的新篇章。未来,在“真净值时代”,金融机构提升自身服务能力,抓住居民新一轮财富配置、跨境理财与全球资产配置的机遇,或是抢占增量市场的制胜关键。
新京报贝壳财经发布《2024中国财富管理服务报告》,透视全球财富管理新视野,财富再起航!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财富管理服务不断进阶,从单一的定期存款到集银行理财、基金、券商、保险、私募等同台竞技,从只能线下购买到线上理财,从误导销售频发到投资者分级服务,居民财富管理体验越来越好。
当今时代,财富管理发展潜力巨大。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数据,从资产规模看,2022年,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总规模达278万亿元,三年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预计到2024年底,可投资资产总规模将达到300万亿元人民币以上。从人群看,2022年末,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达316万;预计到2024年末,中国高净值人群的数量和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将以约11%和12%的复合增速继续增长。
我国银行财富管理的历史要追溯到1978年。当时,金融产品较少,居民财富意识觉醒,所谓的财富管理手段主要就是定期存款。在2004年之后,我国的财富管理行业才真正地步入了发展时期,至今已有20年。
所谓财富管理,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在2021年底发布的《金融从业规范财富管理》的定义:是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周期,在财富的创造、保有和传承过程中,通过一系列金融与非金融的规划与服务,构建个人、家庭、家族与企业的系统性安排,实现财富创造、保护、传承、再创造的良性循环。
在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中,银行作为财富管理最核心的渠道方,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20年来,财富管理业务在银行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财富管理业务成为银行的轻型化发展中的“第二增长曲线”,其对银行营收增长的贡献度不断上升。
不过,银行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如银行财富管理行业在2013年曾受到互联网金融的野蛮冲击,这让银行意识到,数字化转型、从服务“客户”转向服务“用户”转型势在必行。
2018年,“资管新规”以及各类配套政策相继落地,整个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行业迎来合规巨变。为了隔离风险,银行理财从银行内部资管部剥离成为独立法人的银行理财子公司,银行理财迎来净值化时代。
自2018年至今的5年时间中,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在监管趋严之下竞争激烈,创新形式层出不穷,市场依旧火热。其中,2022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之年,由于全球市场动荡,投资收益不断震荡,银行财富管理业务规模和营收一度出现波动。
2023年,A股上市银行合计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7577亿元,同比下降7.7%,较2019年下降17.8%,2019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达9221亿元,为历史高点。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自2016年以来处于下行通道,A股上市银行整体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营收的比例从2016年的20.7%逐步降至2023年的13.4%。
根据的数据,2023年,上市银行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含产品代销、理财业务、资产托管等)普遍负增长,占营收比例普遍下降。其中,2023年A股上市城商行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合计285.6亿元,同比降幅达23.6%,六大行及9家A股上市股份行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合计3046亿元,同比下降9.9%。
分项来看,基金产品代销收入降幅最大。根据的数据,2022-2023年股市偏低迷,从股票及混合基金代销保有量前100机构来看,商业银行合计保有量从2021年一季度的3.32万亿元降至2023年四季度的2.29万亿元。此外,公募基金费率改革之下,银行代销基金费率下行压力较大,公募基金托管费率亦在下行。
2023年8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发《关于规范银行代理渠道保险产品的通知》,要求各险企银保渠道手续费严格遵守“报行合一”。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经初步估算,银保渠道的佣金费率较之前平均水平下降了约30%。
这些数据都表明,我国财富管理正在面临发展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财富管理业务对银行来说不再重要,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中国经济增速虽有所放缓,但总体依然保持稳中有进,随着一系列政策红利的逐步释放,我国居民财富积累仍将恢复至上升通道,这将给财富管理行业带来增长空间。
此外,作为轻型化的银行财富管理业务也能够为银行提供收入来源,缓解净息差持续收窄带来的负面影响。
2023年,银行财富管理收入普遍下行,而市场波动成为导致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是主要原因之一。自2022年以来,资本市场、债券市场的多次调整,让市场避险情绪高企,不少投资者将目光从理财产品转向存款产品。
央行按季度发布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至今,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比明显增多,其中,2022年四季度、2023年三季度至2024年一季度,占比均达到60%以上。而更多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则有所减少。
而在“投资倾向”当中,“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理财产品”成为最受居民青睐的投资方式。相较于“基金信托产品”“股票”产品,这类产品的风险相对较低。
2022年开始,银行存款的新增额亦走高。其中,2021年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9.68万亿元,同比多增323亿元;住户存款增加9.9万亿元。而2022年全年人民币存款新增额为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万亿元;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
事实上,2022年4月起,金融机构便已开始通过市场利率自律机制引导银行存款利率下调。2022年9月,存款利率首次下调。
2023年至今,银行存款利率多次下调的同时,金融监管部门规范了如类活期存款产品并调降存款利率,今年4月,金融监管部门还进一步叫停了通过“手工补息”变相高息揽储的存款。
随着存款利率的下降,2023年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5.74万亿元,住户存款增加16.67万亿元,均较2022年有所下降。
我国已经步入低利率时代。从目前市场来看,我国存款利率或仍有进一步下行的趋势,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从2010年初的3.6%降至2024年6月末的2.26%,同时,3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4.2%逐步降至2.5%左右。
降低存款利率可以压降银行负债端成本,从而缓解息差收窄压力,为实体经济保持较低融资成本腾挪空间。同时也给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带来机遇,在利率降低之后,存款变得不再“划算”。部分投资者转向了银行理财、货币基金等其他投资形式,有望拉动资管产品规模较快增长。
数据显示,2013年末~2016年末的三年里,理财规模从6.5万亿元快速增长至23.1万亿元,平均每年增量高达5.5万亿元。2016年末,理财规模与个人存款之比达38.6%。截至2024年2月末,中国个人存款余额达142.7万亿元,理财规模与个人存款规模的比值仅19%。
近年来,银行财富管理正在发生新变化:开放式平台、集团化作战,成为不少银行财富管理新策略。这意味着银行财富管理正在从此前的“单打独斗”转为协同发展。
目前已有多家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纷纷推出开放式财富管理平台。银行正在借助自家手机App,构建财富管理“生态圈”。有的银行则借助母公司集团全牌照优势,打通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综合融资三环价值链。
“扩大朋友圈”已经成为财富管理发展重要趋势。事实上,在财富管理市场上,不同行业和机构各有优势和短板,无论是在集团体系内部,或在体系外部打造开放式平台,均有利于银行应对服务好客户多元化财富管理需求的挑战。
开放式平台最忌讳缺乏独特性。银行财富管理不能“有什么就卖什么”,而要追求服务的增值,银行需要从诸多的合作伙伴及其产品中精选出或者定制出适合不同客户的产品,通过银行精细化的人群分类,进而提升服务品质。
随着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合规性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已成重中之重。
在这方面,监管举措不断。比如,今年6月份,金融监管总局金融消保局牵头将修订商业银行代销私募投资基金相关规定,其中涉及“不得代理销售私募投资基金或通过借道其他持牌金融产品的方式变相代理销售私募投资基金”等内容,进一步加强对银行渠道销售理财产品的管理,保护消费者权益。
近年来,金融监管层十分重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银行财富管理也应细化对投资者的分类,并根据适当性原则,为客户推荐适合的其风险承受能力、资产配置情况的理财产品,同时,银行还需进一步提升投研能力,为客户精选出更加优质的理财产品。
私人银行机构是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最重要的参与主体之一,更是近年来我国银行财富管理行业重点发力的领域。
根据业协会和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共同编写的《中国私人银行发展报告(2023)暨私行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题研究》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资私人银行的资产管理规模达21.7万亿元,同比增长11.79%;私人银行客户数为157万户,增长率达10.88%。
在数据增长的背后,是近年来我国多家银行持续发力私人银行业务,部分银行私人银行资产管理规模均超过2万亿元,并构成引领行业发展的中资私人银行第一梯队。
事实上,私人银行的特点是以少量客户数撬动大体量业务。而近年来,传统含以上的“二八定律”或正变为“二八零定律”,即部分银行已经变成了通过2%的客户来撬动80%的AUM(资产管理规模)。
根据2023年银行财报数据,截至2023年底,招行分别拥有金葵花客户和零售客户达到464.06万户和1.97亿户,对应的AUM分别为10.82万亿元和13.32万亿元。该行金葵花客户数量仅占全部零售客户的2.36%,但其对应的AUM却占全部零售客户AUM的81.22%左右。
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兴业银行的私行客户数量占其全部零售客户数量的比例均在0.7%左右,但其私行AUM占全部零售AUM的比例分别高达47.52%、26.52%和22.10%;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交通银行与等银行私行客户数量占比约在0.03%-0.05%之间,但对应的私行AUM占比仍分别高达27.63%、24.32%、23.41%、23.32%和18.82%。
招商银行与贝恩公司发布的《2023中国私人财富报告》预计,展望未来两年,宏观经济温和复苏有望推动中国私人财富市场稳中有进,个人可投总资产年复合增速有望达到8%-9%,可投总资产有望于2024年突破300万亿规模。
此外,私人银行客户的需求还在于家族财富传承等方面,高净值人群不仅关注有形资产传承,也关注优秀价值观、家族传统等无形资产传承,以期在每一代成员所积累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双重滋养下持续发展。复合的传承目标促使高净值人群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高度定制化、个性化的安排。大额保单、家族信托和家族办公室是高净值人群最常使用的传承工具,用以管理家业传承风险。
2004年,随着外币理财产品“阳光理财A计划”横空出世,中国银行理财迎来元年。
回顾过去20年,中国银行理财走过了从保本保息产品、保本不保息产品,到预期收益型产品和净值型产品的变迁之路,“影子银行”走上了合规之路,投资标的越来越多样化。
银行理财发展前15年间,依托“资金池+预期收益”的运作模式,借助金融行业中无与伦比的渠道优势,财富管理规模迅速从几千亿元发展到顶峰时期的30万亿元规模,成为资管市场中的“霸主”,也带动着其他资管产品规模不断提升。
2004年至2008年,影子银行模式打破资管业务的门槛,银行理财实现了第一阶段的跨越式发展,而这是银行理财作为资管产品发展的起步阶段,亦是银行理财产品的摸索阶段。
中国加入WTO之后,贸易剧增,经济快速发展,也带来了通货膨胀,一方面居民有钱了,另一方面担心钱不值钱,所以迫切需要一种门槛低、低风险、高收益金融产品来增值保值,银行理财应运而生。
凭借着“刚性兑付”的特点,银行理财产品迅速占据了居民理财市场。在不断追求“高收益”“高流动性”的双重压力下,银行理财逐渐形成“资金池”模式。
2008年是银行理财发展的第一个“分水岭”,彼时,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为应对危机推出的一揽子刺激计划,使得理财产品快速扩张。
2008年之后,银行理财与非标资产的融合,让理财产品的发展再度高速增长。
当时,房价过快增长资产膨胀,一些地产融资、地方政府举债被监管所限制,但为了突破这类融资限制,银行理财成了最佳的渠道:通过包装,这些被限制的银行信贷转而变成了理财卖给投资者。有数据显示,2012年规模突破了10万亿大关,但很快非标资产便受到了限制。
2014年之后,银行理财则将目光锁定在了委外业务上,借助嵌套其他资管计划、信托、基金等产品,借助具有专业投资能力的团队和机构来打理资金,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其他资管市场的发展。
金融监管部门对银行理财市场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整顿:银行理财不得承诺保本保息,存在了15年之久的刚兑被打破;此前“资金池+预期收益”的模式也被叫停,净值化、专款专用等和规划经营成为银行理财发展的必选项。
同时,为了风险隔离,银行理财从银行资管部剥离出来,成立具有独立法人的子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
自2019年5月,建信理财、工银理财等首批银行理财子公司开业,至今已有5年时间。截至2023年底,已开业的理财公司共计31家,1家获批筹建。
银行理财公司要求“洁净起步”,破旧立新,净值化产品成为银行理财产品中的绝对主流。
净值化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各类市场的波动将直接通过净值展现在投资者面前,这让此前习惯了刚兑的投资者一时难以适应。
2022年,股市、债市回调,带动银行理财产品出现净值波动。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2年11月16日,一周内出现收益为负的理财产品达12861只,占理财产品总量的比例超过35%,单位净值跌破1的达1966只,占比约5.7%。另据方正证券统计,11月以来,理财净值下跌的理财产品占比为34%,高于10月的12.5%。
当时,银行理财公司频频被投诉,部分客户亦出现了非理性抛售,有银行APP疑因遭遇大量赎回而短暂崩溃,亦有短债产品触及巨额赎回上限而一度暂停赎回。
也正因此,2022年末,银行理财规模再度下降,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的数据显示,2023年6月末,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降低至25.34万亿元。
不过,2023年市场逐步回暖,截至年末,银行理财规模已回升至26.80万亿元。
为了留住客户,银行理财公司不得不以“低波稳健”作为主要策略,加推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
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数据,截至 2023 年末,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为 25.82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达96.34%,较年初增加1.84个百分点;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为0.86万亿元,占比为3.21%,较年初减少1.89个百分点;权益类产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存续规模相对较小,分别为0.08万亿元和0.04万亿元。
不过,进入2024年,随着市场好转,“固收+”、混合类理财产品,甚至是权益类理财产品的规模都有所回升。
从去年底开始,各家银行理财公司正在尝试布局含有权益类资产的理财产品(以下简称“含权资产”)。其中,不少产品仍以稳健的固收类资产打底,但同时增加了一定比例的权益类资产。
今年,新“国九条”也在鼓励银行理财资金进入资本市场,越来越多的银行理财公司正在重启投资权益类资产之路。
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6月21日,目前银行理财公司发行的混合类理财产品中,存续理财产品数量为1222只,其中,今年发行的产品有21只,待售及正在募集的产品数量共计214只。
可见,我国资本市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震荡之后,风险已经得到充分释放,当前,部分板块股息红利优势已经显现,理财公司布局权益类资产,有助于提升收益率,满足投资者多元化的投资需求。
此外,部分银行理财公司在REITs等另类资产、黄金等商品及衍生品资产方面也有所尝试,表明我国银行理财市场的产品体系正在不断丰富、完善。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国有银行理财公司的规模同比下跌8.5%,而股份行与城商行紧跟投资者风险偏好下行特征,顺势调整理财产品“货架”,着重布局产品质量高的低波稳健产品,理财规模分别同比增长9.4%和1.8%。
另据上市银行2023年财报统计,目前产品规模排名前三位的均为股份制银行理财公司。股份制银行理财公司规模能持续上涨,大力拓展代销渠道是重要原因之一。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理财公司不断拓展母行以外的代销渠道,母行代销金额占比持续下降。已开业的 31 家理财公司中,3 家理财公司的理财产品仅由母行代销,28家理财公司的理财产品除母行代销外,还打通了其他银行的代销渠道。17家理财公司开展了直销业务,全年累计直销金额0.26万亿元。理财公司合作代销机构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3年末,全市场有491家机构代销了理财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较年初增加 163 家。
今年6月以来,金融监管部门对银行理财业务发出再规范的信号,业务合规进入深水区。
6月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开会强调未成立理财子公司的银行理财业务风险,要求部分省份相关城商行和农商行于2026年末将存量理财业务全部清理完毕,另有部分省份则要求所涉银行今年末压降到2021年8月底以前的水平。
普益标准,截至2023年末,发行理财产品并年末有余额的银行还有200余家,今年上半年还有一些小银行正在陆续暂停理财业务。
对于申设理财子公司牌照,目前银行有四种状态:一是还在申设过程中,并且作为所在省份的头部银行,仍有较大可能获得牌照许可;二是还在申设过程中,并非所在省份的头部银行,前路坎坷,申设成功希望不大;三是还未开始申设理财子公司牌照,但仍心存希望;四是完全不准备申设理财子公司牌照,直接为未来代销转型做准备。
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仍会有部分理财子公司陆续成立,市场预期的理财子公司牌照数量会在50家左右。
此外,金融监管部门还进一步加强了信托公司与理财公司合作业务的合规管理。针对信托公司配合理财公司使用平滑机制调节产品收益,为现金管理类理财违规投资低评级债券等问题进行排查,各信托公司应于6月30日前完成自查并认真制订整改计划。
过去几年,我国公募基金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在2021年1月底,规模首次突破20万亿元后,又于当年11月底,跨越25万亿元的大关,时隔两年多后突破了30万亿元。
中国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最新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3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1.24万亿元。公募基金总规模不断攀升,继4月底总规模首次突破30万亿元后,5月底总规模再创新高,首次突破31万亿元。
截至5月底,封闭式基金资产净值合计为38272.91亿元,开放式基金资产净值合计为274151.94亿元,分别较今年4月底增加23.21亿元和4624.93亿元。
在开放式基金中,截至5月底,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和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规模分别为3.14万亿元、3.66万亿元、6.46万亿元、13.67万亿元和0.48万亿元。
5月份,债券基金成为公募基金总规模增长的第一大主力,较4月底增加了3227.84亿元,货币基金则较4月底增加了2354.20亿元,二者基金最新份额为5.71万亿份和13.67万亿份,分别较4月底增加了2553.32亿份和2353.28亿份。QDII基金规模较4月底增长3.57亿元,基金份额缩水了212亿份。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规模则分别较4月底减少了407.31亿元、553.37亿元。
不过,公募机构和投资者仍在积极布局权益市场,在5月份新增的73只基金产品中,股票基金新增数量最多,为41只。
根据深交所基金管理部发布的《ETF投资交易白皮书(2023年)》数据,2023年,境内ETF市场产品数量和规模共创新高,ETF工具化属性得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可,各类型资金纷纷借道ETF入市,为市场持续引入增量资金,全年非货币ETF净流入资金达5696.76亿元。
与此同时,指数投资理念逐渐普及,ETF投资者群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其中,深市ETF市场持有人数量达328万人,较2022年底增长16%。ETF市场整体交投活跃,总成交金额突破27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ETF规模逆势提升,主要有三大原因,首先,监管鼓励,ETF创新产品获批加快,市场持续扩容;其次,ETF交易费用较低,投资一揽子股票,契合投资者分散风险的需求;第三,ETF流动性较普通基金更强,可以像股票一样实时交易,提升了投资效率。
过去几年,基金线上可触达,以及基金的个性化、陪伴化的内容需求越来越高。线上化服务趋势具体表现为,互联网理财平台以及传统金融机构打通线上化渠道,使得基民得以便利地在线上触达基金产品。
在这一过程中,基金机构的内容化服务也愈发精细,及时的市场、专题、前景解读、调研直播、基金经理致投资者的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并行,引导基民进行更理性、更长期的投资,也借此建立与基民的长期信任度,进行客户的持营。
此外,AI技术也为基金机构陪伴客户提供了全新方式,面对客户千人千面的个性化疑问,AI能在一顶程度上帮助机构提高服务效率,这也是未来机构财富管理服务的大趋势。
基金公司当下流量获客成本越来越高,基金投顾或成为基金公司与客户间的“新桥梁”。优秀的“买方投顾”能实现提升客户体验、增强客户黏性、提升长期资金流入稳定性的“三方共赢”。
2019年10月,证监会下发《关于做好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后,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华夏财富、嘉实财富和中欧财富获批成为首批正式开展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工作的机构。
官方数据显示,目前已有60家机构获得基金投顾牌照,截至2023年3月底,基金投顾服务资产规模达1464亿元,客户总数达524万户,10万元以下的个人投资者占比94%。
资料来源:《投顾业务的全球实践与中国展望》、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证监会、开源证券研究所(数据截至2023年3月31日)
去年6月9日,证监会再度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推动基金投资顾问业务从试点转为常设,基金投顾再迎新机会。
目前我国基金投顾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作为一项创新业务,市场对于基金投顾的认知仍处于较低水平,投资者接受也需要过程。此外,基金投顾试点自2021年全面开始,市场处于调整期,目前客户体验并不突出,要让投资者认可基金投顾,需要更多耐心和持续的投教体系建设。
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末,我国保险公司总资产为32.9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4万亿元,增长4.4%。其中,产险公司总资产2.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4%,人身险公司总资产为28.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4%。
同时,2024年一季度,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为2.2万亿元,同比增长5.1%,新增保单件数206亿件,同比增长30.1%
瑞再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世界保险业sigma报告预计,2024-2025年,全球保费年均增长率为2.2%,高于过去五年(2018-2022年)1.6%的平均水平,同期,全球新增保费的一半以上(52%)将来自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并且,中国是新兴市场的增长引擎。
在此大背景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也一降再降,2023年7月底,维持了10年的传统寿险产品3.5%的预定利率下调至3%,同时,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上限为2%,分红险预定利率最高为2.5%。
近期,又有险企将增额终身寿险的预定利率下调至2.75%。除此之外,多家险企的现金红利实现率也有所下降,一些产品甚至跌到19%,背后的原因在于,低利率时代,险企要降低负债端成本,减少利差损风险。
不过,即便如此,过去几年,在存款利率持续下滑、股市波动、权益基金净值持续下跌环境下,增额终身寿险等带有保本理财属性的保险产品仍受到投资者欢迎。
从赔付来看,今年一季度,保险业赔款与给付支出达7352亿元,同比大增47.8%。
在人身险领域,大病保险已经覆盖了12.2亿城乡居民,成为居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今年6月初,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调整后的保险公司总公司大病保险名单,共22家保险公司入围,包括12家人身险公司和10家财产险公司。
在农险领域,2022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增长超过20%。
在养老险领域,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规模保持增长,累计保费规模达50.8亿元,投保件数达42.9万件。其中,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投保超过6万件。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保险业为新市民提供保险保障约289.3万亿元,服务个人客户的保单86.3亿件。
即便如此,中老年群体作为保险的薄弱环节,覆盖率仍有待提升。45岁及以上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比例已达到43%,且该群体面临的疾病、医疗、失能等主要风险的发生概率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成倍上升,目前中老年群体的保障程度显著偏低。
根据保险业协会与瑞士再保险瑞再研究院联合发布的《中国中老年人风险保障研究》报告,截至2022年底,在保障型人身险产品中,45岁及以上的被保险人的风险保额占全年龄段的比例不足30%,其中,针对中老年人高发风险的寿险和疾病险占比均为20%左右。中老年群体的有效保单数量占全年龄段总量的比例约为30%,其中,寿险和疾病险的占比分别为22%和26%。
近年来,保险机构持续将AI应用于客户服务、保险配置、理赔等多个环节,起到了降本增效的作用。
作为触达客户的“最后一公里”,保险产品的理赔服务近年来不断升级,线上理赔、直连直付、秒赔、安心赔等服务层出不穷,进一步简化客户理赔程序,透明化理赔流程,降低理赔环节的信息差、认知差,让客户可感可知。
更有保险中介机构担当理赔“桥梁”,推出了理赔环节的纠纷解决机制,甚至将理赔体验进行量化评分,展示在保险页面,供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参考选择,精细化服务让消费者更能感受到保险的温度。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落地以来,“跨境理财通”业务迅猛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末,粤港澳大湾区参与“跨境理财通”个人投资者达11.09万人,较2月底的7.34万人增加51%,其中,包括港澳投资者4.82万人,内地投资者6.27万人,涉及相关资金跨境汇划金额507.24亿元。
此外,香港保险也备受内地客户欢迎。据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公布的2024年首季香港保险业临时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源自内地访客的新增保单保费为156亿港元,创五年来新高,同比上升62.6%。
究其原因,一,香港保险有多币种优势,产品也与内地有差异,可以分散资产配置风险;二,香港保险利息相对处于高位,有吸引力;三,高净值人群有财富传承的需求,香港的保险相对灵活,比如被保险人可以变动等,在财富传承方面更有优势。
其中,“南向通”指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居民通过在港澳银行开立投资专户,购买港澳地区银行销售的合资格投资产品;“北向通”指港澳地区居民通过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银行开立投资专户,购买内地银行销售的合资格理财产品。
“跨境理财通”南北向分化明显。官方数据显示,存款成为“南向通”的主流,截至2024年3月末,内地个人投资者持有港澳投资产品市值余额为162.4亿元,包含投资基金2.24亿元、债券0.25亿元、存款159.91亿元,存款产品备受青睐,占比高达98%;“北向通”项下,港澳个人投资者持有境内投资产品市值余额仅为2.01亿元,包含理财产品1.22亿元、基金产品0.79亿元。
新“国九条”明确要求,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加大退市监管力度,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其中,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的具体举措包括进一步完善发行上市制度、强化发行上市全链条责任、加大发行承销监管力度等;加大退市监管力度的具体举措则包括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加快形成应退尽退、及时出清的常态化退市格局;进一步严格强制退市标准;建立健全不同板块差异化的退市标准体系等。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6月20日),已有12家公司终止上市,加强不合格公司的退市力度,保护投资者权益。
如何让投资者在股市赚到钱,推动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新国九条进行了明确规定。
比如,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
在监管的引导下,上市公司分红持续加强,公开数据显示,在2023年年报中,沪深交易所共有3635家上市公司宣布分红派息方案,占比超70%,同比增长超10%,现金分红总金额达2.2万亿元,同比增长4.0%。分红公司数量和金额均创历史新高。此外,连续三年分红的公司数量超2700家,连续五年分红的公司数量超1800家,较五年前分别增加超45%和超48%。
可以看到,增强投资回报已然成为A股基础制度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长期看将会对红利投资的投资逻辑带来深远影响。
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提出,加强交易监管,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这意味着股市将彻底告别过去“政策市”的监管思维,将政策及监管的重点放在资本市场制度供给端的建设完善以及资产供给端的质量提升方面,让中小投资者真正赚到钱,得到合理回报。
而要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是关键抓手。如何提高?实际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中已经给出了明确做法,包括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机制、解决上市公司突出问题、提高上市公司及相关主体违法违规成本以及形成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工作合力等。坚持存量与增量并重、治标与治本结合,发挥各方合力,强化持续监管,优化上市公司结构和发展环境,使上市公司运作规范性明显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不断改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整体质量显著提高,为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截至2023年7月,我国A股投资者数量已达2.2亿人,公募基金投资者超7亿人,银行理财投资者超1亿人。
在投资者对服务精细化要求越来越高的当下,如何使用数字化手段,进一步助力居民财富管理,提升投资体验,成为财富管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内涵。
目前,财富管理机构主要运用大数据、AI等技术,在精准寻找客户、识别客户、理解客户、服务客户等方面发力。
以AI为例,AI可以全面分析客户数据,提供更智能的资产配置方案,同时,面对不同客户的不同咨询需求,AI也能第一时间响应,且准确率已经较高,这直接提升了客户的投资体验,也显著降低了财富管理机构的客服成本。
如何在财富管理服务中运用AI大模型,进一步赋能风控,创新产品、提升投资者体验,也成为各家机构布局的重点。
目前,大模型在降本增效、提高服务满意度等方面已经展现出一些成效,未来,如何激发大模型在智能投顾、智能投研、智能投资等场景的应用潜力,还有待探索,这其中,财富管理机构如何平衡数据安全与大模型发展、成本与效益、局部应用还是全面应用成为考虑的关键。
今年,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金融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线日,公众期待已久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开闸。
至今,个人养老金制度在36个城市和地区先行实施已一年多。人社部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已经有6000多万人开通了个人养老金账户,个人养老金专项产品共762款,其中,储蓄产品465款,基金产品192款,保险产品82款,理财产品23款。
投资收益如何?以个人养老金基金为例,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欧预见养老目标2045三年持有Y、中欧预见平衡养老三年持有Y等4只基金获得了超5%的正收益,总共有127只基金获得正收益,在193只基金中占比约66%。
备受关注的养老金融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在需求端,老年群体增长的消费服务需求带动银发经济快速发展,产生投融资需求。在供给端,商业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积极布局养老金融,成为金融机构业务的新增长点。
养老金融成为一片巨大的蓝海市场,引发财富管理机构竞相角逐。目前,每类机构在养老方面都有各自突出优势,尚处于差异化发展阶段。
之于基金,投研是其强项,目前,在养老方面,基金公司已布局完善的目标日期基金和目标风险基金产品线,满足不同年龄段投资者的养老投资需求。
之于保险,保本保息的年金产品及与生存年龄相匹配的年金给付方式是其在养老方面的优势之一,此外,保险公司落地的中高端养老社区也成为其打造 “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以及“保险+服务”闭环的关键环节,更为落地的养老、医疗服务成为保险机构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在养老方面的优势。
之于银行,手握巨量客户,且能打通各方是其核心竞争力,一方面,银行可以通过精准放贷,支持养老产业的发展,通过消费贷款,还可以充分释放养老消费潜力;另一方面,银行还可以联动各方机构,共同做强面向客户的养老金融服务。
近年来,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投资理念兴起,越来越多投资者关注这个领域,ESG整体投资规模持续增长。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ESG投资总规模较2022年上升了34.4%,创历史新高。
与传统投资模式相比,ESG投资更多秉承长期主义视角,注重企业本身的价值发展,ESG投资的兴起,也将推动企业朝着更环保、更社会化及更注重公司治理的方向发展。
虽然ESG投资理念具有诸多优势,但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仍需保持理性。ESG投资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积累和持续关注的。投资者还需结合自身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充分的市场分析和风险评估,避免盲目跟风并投资。
商业银行在传统业务中积蓄了规模相当的客户资源、人才队伍、管理风险的经验,通过对传统业务的整合与创新规划,寻找“第二曲线”财富管理业务增长极,发展财富管理业务,利用好商业银行客群规模优势,提高商业银行经营质量,才是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的核心价值。
财富管理是“百人百面”,每个个体的资产与负债、资产与收入情况不同,追求的效益与风险偏好也不同,与之相应的财富管理需求也不尽相同。
因此,银行财富管理的运营思路也应从此前的货架式代销角色,转向为财富顾问角色,在了解客户的基础上,为客户推荐更加适合客户的理财产品,注重投资者适当性,真正服务于客户财富增长,实现银行、客户的“双赢”模式。
此外,我国产品创新不足导致产品体系“不丰富”。如城商系、农商系机构的产品体系主要集中于低风险产品。同时,不少银行财富管理的创新相对较少。因此,银行应进一步挖掘客户需求,在合规的前提下,加大创新力度。
目前,我国财富管理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投资者有待加强。客户选择理财产品时往往只注重收益率,导致部分商业银行的客户流失率居高不下。因此,陪伴式服务十分重要。
对于投资者来说,只看收益高低购买理财的时代已经过去,在“卖者有责、买者自负”的时代,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应做好客户的陪伴式服务和投资者工作,让客户在“真净值化时代”真正了解所投产品的风险,这要求财富管理机构能力再升级。
财富管理机制设计、产品创新的背后是经营理念和经营思路的集中体现,而财富管理的发展、创新、变革最终都是由人来实现。
与传统的金融业务不同,财富管理业务具有复杂性、专业性、融合性,对从业人员的综合化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夯实培育财富管理人才是我国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银行理财经理则是面对投资者最重要的群体,银行要多层次、多方面、多形式培训“装备”好理财经理后再去服务客户。
其核心内容是要锻造以专业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基石,一是要搭建市场化的绩效考核体系,按照市场化的薪酬吸引优秀的财富管理人才,给予优质的发展空间与环境,最大限度地给予发展机遇;二是要搭建内部财富管理人才梯队培育建设框架,运用“外引与内选”相结合的模式,打造专业性、创新性、开放性强的财富管理专业人才与团队;三是建立财富管理人才标准化体系,在人才的标准上制定评分体系。
未来,财富管理人才既要有专业的财富管理知识,又要有数字化、科技化背景,才能协调多方面的管理,既要通过对客户进行画像,又要通过画像精准触达投资者,既要有融合化、开放式的发展视野,又要有立足当前谋划长远的发展理念。
最后,要让专业、契合、匹配成为发展基石,实现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可持续发展。
未来,银行财富管理行业中的科技力量将越来越多,如AIGC正在财富管理行业中得到应用,部分银行上线了可与客户实现交互的数字人,可以给出部分投资建议。同时,、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和数字手段的发展,也让银行财富管理领域在投研方面有所精进。
此外,传统银行是职能型组织、业务、数据、技术隔离,难以快速响应产品净值频繁变动对客群细分、持续迭代服务内容的要求,而数字化转型要求更为扁平化更为敏捷的组织能力,要求以统一价值贯穿敏态和稳态,从客户洞察、产品匹配、生成策略到闭环反馈,必须全过程数字化度量和全方位效果后评估。
银行理财同质化严重,难以具有自身优势的竞争力与影响力,若想立足长远,找准优势,打造差异化发展路线仍是重中之重。
目前已经有部分理财公司逐渐形成了自身发展的差异化路径,产品体系逐渐丰富。如部分理财公司针对权益类资产的投资,从此前的委外为主,过渡到自主投资,另有部分理财公司不断布局另类资产投资等。此外,有部分银行理财公司针对个人养老金融产品、ESG、区域经济等领域经验丰富。
展望未来,在整个资管市场中,银行理财公司不仅要与同类型公司竞争,也要与基金、券商资管等其他机构同台竞技,差异化将有助于使银行理财公司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
而对于银行理财投资者来说,最直接的体验是产品的收益,因此,打造自身差异化竞争优势,重点在于长期的市场跟踪与投研能力的建设,培养专业的投资人才和团队,才能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
银行理财产品经过转型发展,形态多元、策略丰富。目前理财产品已达数万多只,由于品种繁多,也给投资者选择加大了难度。
为提升客户体验,银行理财子公司大力发展管理型投顾业务,推动行业由卖方销售模式向买方投顾模式转变,将机构和客户利益真正绑定在一起。
从国际经验来看,基于客户利益的买方投顾服务模式能更好地统一客户和资管机构的利益,也使得资管机构形成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因此,建议选取试点机构,参与管理型投顾业务,并且依据《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允许理财子公司向投资者提供管理型服务,构建以投资者为核心的产品服务生态,为推进普惠金融发挥积极作用。
理财公司本质上兼具了“投”和“顾”两种能力,即通过“投”为客户创造收益穿越周期,通过“顾”来管理客户预期,提升客户获得感。长期来看,理财公司开展财富管理业务较为理想的模式,是搭建起自有的直销渠道以及专业化的投顾服务团队,构建直达客户的服务能力,从而实现直接触达、占有客户。
在一段时间里,银行理财公司对于简单的“规模增长”等指标十分看重。因此,此前曾导致部分理财公司通过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大幅度增长来“冲规模”的现象。
随后,为杜绝市场的流动性风险,2021年5月27日,原中国银保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出台《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办法》,控制现金管理类资产的占比。
长远来看,银行理财公司应转变发展理念,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从此前简单粗暴地追求规模增长,转向为更进一步丰富产品体系、提高业绩达标率、强化客户服务能力、创新服务方式等的高质量发展方向。这有助于增加客户黏性,进而提高银行理财公司的竞争力与盈利能力,形成良性循环。
要以客户为中心,关键是提升客户投资基金的获得感,对此,基金公司应对投研、销售、服务、风控、考核等进行全面提升。
投研方面,要在产品创设、风格稳定、绩效考核等方面进行优化,形成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产品。减少对单个明星基金经理的依赖,建设工业化、平台化、一体化的投研体系,要更关注长期业绩回报和稳定性,提升客户体验。
此外,还要做好投资者陪伴和基金投顾,帮助投资者提高认知,理解市场波动,缓解净值波动时投资者的焦虑情绪,重塑信心,通过多层次、精细化的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客户体验。
从全球各市场ETF发展情况看,美国ETF市场长期领跑全球,截至2022年底,美国ETF市场规模达到6.43万亿美元,占全球ETF市场规模的近七成,欧洲市场则是全球第二大ETF市场,2022年底规模约1.41万亿美元,占全球总规模的15%。
近年来,中国ETF市场发展迅速,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在产品创新方面,投资者对ETF产品的需求逐渐多元化,促使基金机构不断创新;在多样化投资策略上,ETF不再局限于宽基指数,而是覆盖股票、债券、商品、货币等,为投资者提供更全面的配置工具;在全球化布局上,ETF也应持续发挥优势,为投资者提供全球资产配置的机会;在技术上,AI、大数据、大模型等为ETF带来了新机遇,通过新技术,可以提高ETF的投资销量和风险管理能力,总而言之,在财富管理时代,ETF仍大有可为。
新时代,投资者对分散投资、全球化资产配置需求越来越大,基金机构应积极拓展国际视野,提供全球市场分析和投资机会,满足投资者的多元化需求。
具体来说,在全球资产配置方面,基金机构应提供多元化的资产配置服务,满足投资者对权益、固收及大类资产配置等方面的需求;在提升国际投资能力方面,基金机构应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加强投研团队的国际化建设,吸引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能力的人才,提升投研水平,为国内投资者提供全球化投资服务。
我国首个普惠保险制度正式出台。6月6日,金融监管总局对外发布《关于推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未来五年,高质量的普惠保险发展体系基本建成。基础保险服务提质扩面取得新进展,重点领域和重点群体保险服务可得性实现新提升。
此次《指导意见》将提升农民和城镇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水平作为重点领域,要求保险公司加大对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群体的保障力度。这其中,大型保险公司应承担更多责任,《指导意见》明确要求,这类险企的普惠保险考核权重原则上不低于5%。后续,普惠保险有可能在农村保险、普惠养老保险以及营运车保险等方面深耕。
财经记者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发现,去年,发布理赔服务报告的58家人身险公司合计赔付金额约2374亿元,总体呈现逐年上涨趋势。其中,中国人寿、平安人寿、人保健康、太保寿险及新华保险5家险企赔付金额均超百亿元,赔付金额更是超500亿元,达599亿元。
比如,平安人寿2023理赔年报显示,去年全年公司赔付了498万件,总赔付金额达442亿元。其中,超八成客户的重疾保障不超过30万元,而根据精算师协会发布的《国民防范重大疾病健康教育读本》数据,重度恶性肿瘤/癌症治疗费用在22万~80万元之间,脑中风后遗症治疗费用则在20万~40万元,显然,较低的保额难以覆盖罹患重疾期间的所需费用,重疾保额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此外,近年来,增额终身寿险等产品备受市场欢迎,说明在存款利率持续下行、股市波动加大、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兑下,保险的储蓄增值价值得到了公众认可,保险公司应持续做好资产负债的联动管理,提高投资端水平,进一步为客户带来更稳、更高的收益。
近年来,保险服务水平迅速提升,无论是前端的产品宣传、解读,还是中间环节的产品购买便利度,以及后续的领取年金、理赔等环节,都在线上化、智能化等方面有所提升。
后续,保险公司应持续做好保险配置的科普,提升民众整体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理赔的便利度、精细度、可视度,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演变和科技的迅猛发展,财富管理行业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未来的财富管理前景广阔,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和挑战。首先,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应用,财富管理机构能够更精准地分析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资产配置方案,从而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同时,这也为机构带来了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的机遇。
其次,全球化资产配置的需求日益增长。随着投资者视野的拓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跨国界的投资机会,以分散风险并寻求更高的回报。财富管理机构应积极拓展国际视野,构建多元化的资产组合,满足客户全球资产配置的需求。
最后,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环境的规范化,财富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得到了更好地保障。
财富管理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行业的参与者,金融机构应积极拥抱变革,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专业能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为投资者创造更大价值。